作家部落 张戬炜

    26、的彀  

     

    如题。彀:音:gòu。这两个字,标准的读音是“的够”。常州方言呢,似乎应该读作“的括”。道理何在,请容我慢慢道来。

    有个方言词,现在常州人不大用了,就是“的括”。以前,常州人会这样说话:“这人的括好人!”、“这批货的括好货!”为了让这个“好”落得更重一点,还会使用叠字法,叫“的的括括的好人”、“的的括括的好货”。还有人会说:“的括老叫!”或者说成“括括老叫!”这话后来还衍生出一句全国通用语,叫“括括叫!”只是北方人不喜欢“括”字,写成了“呱呱叫”。

    用“呱呱”来形容人的叫声,肯定不妥。呱呱,是青蛙叫。表扬一个人,用青蛙的叫声来表达,好比送锦旗送了块破尿布,那叫不像话。从字面上看,还是常州人的表达有道理,括者,概括也。概括起来说,可以叫一叫。

    文章写到这里,问题来了,叫,为什么是“叫”?“叫”的本义是呼喊、号叫。经常与“叫屈”、“叫苦”、甚至“叫嚣”连在一起。难道表扬是一种“叫”的过程?

    据悉,这个“叫”的标准表达,应该是“噭”。噭,音:jiào。意思是“高声呼应”。中国最重要的礼仪典章总汇《礼记》教导我们:“毋噭应。”大儒孔颖达怕后生们看不懂,疏曰:“噭,谓声响高急,如叫之号呼也。应答宜徐徐而和,不得高急也。”意思是,大人唤你,你的应答不能“声响高急”,吓着了大人,要“徐徐而和”,显出很谦虚的样子,让大人放心。

    所以,不是“呱呱叫”,是概括了一个人的好处,其他人高声响应、也就是赞同你,“括括噭”。

    问题又来了。括,用于“概括”之义时,读音为:kuò。只有用于榨取、搜求、搜括之义时,与“刮”字通用,才能读作:guā。用于表扬义时,无论声母、韵母,在音训上是讲不通的。括括噭,人所共知是赞美,总不能解释为:你去搜刮,别人高声响应、赞同你。

    现在,我将“彀”字慢慢道来——

    彀,本义是“张弓弩”,也就是把弓拉开。例见《孟子·告子上》“羿之教人射,必志于彀,学者亦必志于彀。大匠诲人必以规矩,学者亦必以规矩。”孟大师说:“羿教人射箭,总是期望把弓拉满,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。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,必定先教规矩,学的人,也必先学规矩。”

    后来,词义发生了变化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“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,选骑万三千匹,百金之士五万人,彀者十万人,悉勒习战。”司马迁师在这里用“彀”,指的不是“张弓”,是“射箭”。

    再后来,又变了。变成箭靶了。不是我要变的,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——管子大师变的:“匠人有以感斤欘,故绳可得断也。羿有以感弓矢,故彀可得而中也。”文见《管子·小称第三十二》。

    到了另一个丧心病狂的诸子百家之一韩非子的笔下,又变了,变成了目标、目的。在能把死人说活的雄文《问辩》中,他说:“夫言行者,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。”

    这个“彀”字如同黄毛丫头十八变,还有许多变化。

    譬如: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述进士上》言唐太宗“尝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、鲁迅师《华盖集续编·关于<三藏取经记>等》“在考辨的文字中杂入一点滑稽轻薄的论调,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,使之失去冷静,坠入彀中”,这两个“彀”,指的是“圈套”。

    譬如:清初广阳学派首领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中“诗虽不入彀,而笔力甚雅,每出人意表”,此“彀”,意为“程式”、“规范”。

    譬如:明代大才子冯梦龙《增广智囊补》中“西邻之子,六艺娴习,怀璞不售,鹑衣彀食”的“彀”,就直接等于“够”了。

    估计各位看官嫌烦了,不说了。且说“的彀”。

    的,本义为“箭靶”、“箭靶中心”。根据嘛,出自诸子百家的荀子所撰之大名鼎鼎的《劝学篇》:“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。”

    事情有点眉目了——

    的:箭靶、箭靶中心。

    彀:箭靶、目标、目的。

    根据上述界定,的彀,就是箭靶、目标,或者,最终的方向。如果是白话,那就是二个字:“到底”。

    追究到此,山穷水尽、豁然开朗。常州人说的,应该是这样:“这人的彀好人!”、“这批货的彀好货!”用叠字法,叫“的的彀彀的好人”、“的的彀彀的好货”、“的彀老噭!”或者“彀彀老噭!”

    另外,请想一想,你这边一箭射出、正中靶心,那边报靶的人,是不是要“噭”、也就是高声呼应、大声报喜啊?所以,“括括叫”,应该是“彀彀噭”。第一个“彀”,是张弓,第二个“彀”,是射中靶心。至于“噭”,恕我不解释了。

    不是我别出心裁,诸位看官再看一下那个丧心病狂的韓非子的文章:“夫言行者,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。”“的彀”,即目标、目的、最终的方向也,是他告诉我的。